我的提案/建議落實了
去年,我提出了《關于優(yōu)化省級重點實驗室考核,營造良好科技創(chuàng)新環(huán)境的建議》提案,這是我長期在科研工作中的一個想法,目的是希望能實實在在地讓科技創(chuàng)新人才從繁復的考核、評比等事務中解放出來,避免當“填表先生”,把寶貴精力放在科研上、心無旁騖地搞研究。
我在提案中提到,省科學技術廳每年對全省50—6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進行考核,涉及幾千名高新科技工作者。然而,省級重點實驗室的考核指標和考核時間間隔不利于人才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的發(fā)展,給從事高新科技產業(yè)人才帶來困惑和增加填表時間成本。
為此,我提出了建議,一是制定合理的考核時間節(jié)點;二是設計合理的考核指標;三是營造寬松良好的科技創(chuàng)新環(huán)境,包括盡量減少考核次數,設計科學合理公平的評價制度。
對這份提案,省科學技術廳去年進行了專門的答復,落實情況還上了第六批“查堵點、破難題、促發(fā)展”活動已解決問題公示清單。從答復中,我了解到,省科學技術廳目前已委托外省專業(yè)機構對海南省重點實驗室進行績效評估。將認真分析評估結果,適時調整《海南省重點實驗室評估指標體系》,使評估指標更科學反映重點實驗室的實際建設運行水平。
答復中還提到,省科學技術廳已建立海南省科技專家?guī)?,并與廣東、浙江、廣西等省(自治區(qū))的科技主管部門溝通,相關省科技專家已納入我省科技專家?guī)?。省重點實驗室考核評價工作中,根據省重點實驗室研究領域特點等從科技專家?guī)靸?yōu)選專家,營造科學、公平的評價基礎。
通過答復內容,我相信,伴隨著不斷改革的科技體制、務實的舉措,我們會找到監(jiān)管考核評估與科研自主之間的平衡點,共同營造良好科技創(chuàng)新環(huán)境。
有多深的地基才能蓋多高的樓??蒲胁荒?ldquo;速成”,有些研究不會在短時間內就有成果,有時需要十年磨一劍,甚至是更長時間。這是不能急功近利的事,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走。
(李孟森口述 海南日報記者周曉夢整理)
原標題:省政協委員、海南省腫瘤發(fā)生與干預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孟森:共同營造良好科技創(chuàng)新環(huán)境
責任編輯:周玉敏新海南手機客戶端
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手機客戶端
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微信公眾號
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微博
用微博掃一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