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今年的荔枝真甜,記得一定要吃新鮮的……”6月的一個下午,李炯沅與同事聊起海南荔枝,喜愛之情溢于言表。其實,在他心中,海南的“好”遠不止荔枝,一山一水,一草一木都讓他熱愛著。
李炯沅,來自馬來西亞,英文名Lee Chuong Juen,現(xiàn)任海南外國語職業(yè)學院馬來語及英語外教老師。從教多年來,他在海南共培養(yǎng)外語類學生2000余名,這些學生在翻譯及國內外文化傳播領域發(fā)揮著重要的作用。
出生于馬來西亞,又曾去多個國家闖蕩,李炯沅最終將腳步停留在海南,究竟是為什么?“我的外公是定安人,外婆是萬寧人,我的根在海南。”他說:“海南正在全力建設自由貿易港,作為一名華裔,我愿落葉歸根,為海南發(fā)展貢獻一份力量。”
心之所向 步履以往
馬來西亞半島西邊,有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城——馬六甲市,這是一座中國人并不陌生的城市。早在明朝時期,鄭和七次下西洋,就有六次在馬六甲停留?,F(xiàn)在的馬六甲,也隨處可見中國元素。
李炯沅的外公外婆當年從海南一路下南洋到達馬六甲,并在此定居謀生,他的父輩和他都出生在這里。“家里人從小都叫我阿炯,外公說名字前面加個‘阿’字的叫法,是海南人的一種習慣。”在李炯沅的印象里,雖然多年漂泊在外,外公外婆從不曾忘記家鄉(xiāng),他們也想把海南的記憶傳承給子孫后代。
李炯沅正在上課。記者 鄭光平 攝
在馬來西亞讀完研究生后,李炯沅開始出門闖蕩。他曾去過澳大利亞、新西蘭、英國以及東歐的幾個國家,這個過程中,他接觸到不少中國的留學生。因為英語、中文都不錯,他時不時會給留學生當語言指導。
“大家熟了后,留學生常問我,你熟練掌握了兩門語言,為什么不考慮去中國教英語呢?”聽到他們一言一語間說著中國發(fā)展的成就,李炯沅逐漸動了心。
2015年,他無意當中看到海南外國語職業(yè)學院的招聘信息,立刻報名應聘。海南,是外公外婆出生的地方,是一直以來心里的牽絆,他要去看看。就這樣,很順利地,李炯沅在那一年來到海南,并就職于海南外國語職業(yè)學院擔任英語外教老師。
2018年,闖蕩的腳步沒有停止,李炯沅離開海南外國語職業(yè)學院,去往四川、云南任教。2022年,他再次回到海南,并被認定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外國專業(yè)人才(B類)。
漂泊多年 難忘海南
“你回來啦,我記得你,你是那個馬來西亞老師。”這是2022年,再一次返回海南時,李炯沅去逛菜市場時,賣菜的商販笑著向他打招呼的話。那一刻,一份感動之情涌上他的心頭。他說:“離開將近四年,他還認得我,這就是海南人的淳樸的熱情,讓我有種回家的溫暖。”
或許正是這樣簡單的一句問候,讓他決定留下來,不再離開。他說:“漂泊多年,難忘海南,此心安處是吾鄉(xiāng)。”
同時,李炯沅發(fā)現(xiàn),2022年的海南與四年前相比,變化很大。“學校在文昌,以前想喝杯星巴克,要坐一小時一班的高鐵去??诓拍芎鹊剑F(xiàn)在學校附近就開了星巴克。而且馬路上的私家車越來越多了,說明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。”
李炯沅正在備課。記者 鄭光平 攝
是什么讓文昌在短短幾年發(fā)生了巨大的變化?李炯沅了解后知道,原來這些變化都離不開海南自貿港的建設。“2018年我離開海南,還參與過59國人員入境旅游免簽政策的馬來語翻譯工作。沒想到隨著開放化力度不斷加大,自貿港建設讓海南不斷蓬勃發(fā)展,與日俱新。”
了解到這些后,李炯沅認為,在海南教英語有著更強的責任感。因為自貿港是面對國際的、開放的,那么學生不僅要學好英文,同時還要了解更多世界文化,這樣才能在自貿港建設中發(fā)揮重要的作用。
憑著多年教學經驗和多年國家的游歷見聞,他將各國人文、地理、風俗、文化等內容,巧妙地融入教學中,讓學生樂于聽,樂于學,從而提升學習效率。
做好“橋梁” 共促發(fā)展
“2022年,央視做了一期美食節(jié)目,邀請我作為華裔代表參加錄制。”李炯沅說,美食文化是海南諸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在節(jié)目中,向更多人介紹美食的由來、美食的故事,其實就是在傳播著海南的文化。
遠不止如此,一直以來,李炯沅始終沒有忘記自己作為一名“文化使者”的使命。他將海南的風貌、地理、人文以及自貿港建設的政策等,通過外文頻道,向全世界的朋友進行推介。
李炯沅(左一)受邀錄制節(jié)目。受訪者供圖
“海南的文化多元而且魅力無窮,下一步,我打算去外公外婆的家鄉(xiāng)溯源。”李炯沅說,走一走他們曾經走過的路,看一看他們曾經生活的村子,聽一聽他們熟悉的海南方言,用心感受那份深埋于心底,多年化不開的思鄉(xiāng)之情。
他也將把這些所見所聞帶回馬來西亞,講給外公外婆聽,讓他們的心離家鄉(xiāng)更近些,講給朋友聽,讓他們充分了解海南自貿港的發(fā)展前景,并鼓勵他們前來創(chuàng)業(yè)興業(yè)。
李炯沅說:“我就是要做好這個‘橋梁’,一頭連著海南,一頭連著馬來西亞。多年前,正是因為海南的開放性,我的祖輩到了馬來西亞,如今,海南依舊是國際的、開放的,所以我相信海南自貿港會越來越好。”
新海南客戶端、南海網記者 任桐 實習生 孔棟軒
新海南手機客戶端
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手機客戶端
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微信公眾號
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微博
用微博掃一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