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者按: 新春走基層,怎么走?今年,我們推動采編人員深入踐行“四力”,推出沉浸式體驗系列報道《心春“環(huán)”游記》,讓記者以第一人稱、第一視角采寫新聞,在親歷中捕捉時代的脈搏,在現場體驗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,講好海南環(huán)島旅游公路、環(huán)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沿線的生動故事。
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吳心怡
海南熱帶雨林秘境中,海拔1867米的五指山,穩(wěn)坐第一高山的寶座,毛納村便位于這片山林間。毛納村要舉辦晚會,這是海南“最高”的“村晚”,吸引著我去觀看。
我從儋州出發(fā),特意經過了剛開通的環(huán)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。這是一條環(huán)繞海南熱帶雨林的“珍珠項鏈”,串起了9個市縣,人們可近距離觀察雨林里的各種珍稀植物和動物,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。
當我到達毛納村的時候,已經是晚上7時多,晚會已經開場。沿著水泥路進村,我小步跑向舉辦晚會的共同廣場。
共同廣場以前叫百蛙廣場,因晚上蛙聲齊鳴而得名,因為脫了貧走上了鄉(xiāng)村振興路,當地把百蛙廣場改名為共同廣場,寓意共同富裕、共同奮斗。
還未到晚會現場,我先聽到了優(yōu)美動聽的歌聲。一打聽,才知道這位歌手叫曾若馨。幾年前,她從海口的歌舞團辭職,回到了家鄉(xiāng),在山與水之間感受自然之美,尋找祖輩創(chuàng)作民歌的靈感。
之前也有很多人問過她,全職唱民族歌曲能“當飯吃”么?她用實際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。作為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民歌項目代表性傳承人,她不僅多次登陸央視,向全國觀眾獻唱,還把海南民族文化帶到巴黎街頭,表演邀約不斷,還獲得了不少榮譽,“民族文化飯”越吃越香。
盡管登上過國內外的大舞臺,但在家鄉(xiāng)上“村晚”,她直言很緊張,“在外面展示民族歌聲,大家的熱烈鼓掌,我會更有自信去展現民族文化。但在家鄉(xiāng),觀眾演員都是民族文化的‘專家’,我不能有絲毫閃失。”
緊隨她登上舞臺的是一群孩子。還未登場,便引起了現場的歡呼。這個成立不到3年的合唱團叫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,去年5月赴法國巴黎開展文化交流,用音樂架起了中法友誼橋梁。
他們唱完后,我拉了其中三位小朋友聊一聊。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想邀請法國小朋友到五指山過年,“我想登上更大的舞臺,還想再和法國朋友一起玩。”黎苗童聲合唱團成員、13歲的卓熙媛說,而另一位成員王茹涵的愿望是用家里的五腳豬招待法國朋友。
乘著黎苗歌曲的翅膀,這群大山里的孩子登上了法國巴黎的舞臺,他們的愿望既有民族特色,又有國際視野,這正印證了那句話——文化因為交流互鑒而多彩。
剛在后臺和小朋友們聊完,恰好遇到了要回家的王柏和、王菊如夫婦。他們是村里生產五指山雨林大葉茶的代表人物。該茶作為全省唯一茶類品牌,入選中國農業(yè)品牌目錄農產品區(qū)域公用品牌名單,毛納村還因此實現了村集體收入突破百萬元,入選了海南省農村集體經濟強村。
我和他們離開晚會所在共同廣場,踏上村道。音樂聲音在我們身后漸次變小,離村子越近,夜晚越靜謐,
盡管是第一次見面,我們卻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。微醺的王柏和一改剛剛寡言少語的形象,沒有聊干了一輩子茶產業(yè),反而聊起了家常。孫子(女)誰來帶,孩子工作壓力大不大……平時,兩位老人晚飯過后也喜歡這樣走一走,談得最多的、牽腸掛肚的還是4個孩子。
還有兩個月就是春茶采集時間了,幾個孩子也會回家?guī)兔Γ麄冮_心的同時,也擔心耽誤孩子的工作。有期待,有操心,普通人對未來生活期望就是由這些“柴米油鹽”組成。
不知不覺已經快到夜里9時,我與他們告別,返回村晚現場,正好趕上村民和演員一起跳起共同舞。這是黎族傳統(tǒng)舞蹈,也是省級非遺項目,寓意健康平安、團結向上。伴隨著熱烈的音樂,我加入了起舞的隊伍——從觀眾變成參與者,我才發(fā)現幸福其實很簡單,就是一起跳起來、笑起來。下一年的村晚,我還想再來。
總監(jiān)制:林紹煒
監(jiān)制:曹健 張杰 王凱 蔡瀟
統(tǒng)籌:金昌波 陳卓斌
攝像:周達延
剪輯:王詩童
包裝:蘭磊
封面設計:張雯旻
原標題:心春“環(huán)”游記丨海南“最高”春晚,幸福其實很簡單!
責任編輯:陳仕超新海南手機客戶端
南海網手機客戶端
南海網微信公眾號
南海網微博